
許多人一旦感覺到牙齒痛,就會直覺認為是蛀牙、牙周病或是牙齒本身出了狀況。然而,臨床上其實有不少案例,牙齒並沒有病變,真正的問題卻出在「顳顎關節」。
✦ 什麼是顳顎關節?
顳顎關節(Temporomandibular Joint,簡稱TMJ)位於耳朵前方,負責連接下顎與顱骨,是我們咀嚼、說話、張口閉口的重要關節。當這個關節或相關肌肉出現異常時,就可能造成 顳顎關節障礙症候群(TMD)。
✦ 為什麼顳顎關節會讓牙齒「痛」?
顳顎關節障礙可能引發下列症狀:
- 牙齒無明顯病變卻出現痠痛或壓迫感
- 咀嚼時覺得牙齒「對不準」、有咬合不良感
- 下顎關節或臉頰出現疼痛,容易誤以為是牙齒痛
- 張口時出現卡住、喀喀聲甚至活動受限
- 頭痛、耳鳴或耳朵悶脹感
由於顳顎關節周邊肌肉與神經和牙齒的感覺路徑密切相關,因此當關節或肌肉緊繃、發炎時,疼痛感很容易「轉移」到牙齒,讓人誤以為是牙齒出問題。
✦ 如何判斷?
若牙齒痛但經過檢查沒有蛀牙、牙周病或裂痕,就要懷疑是否為顳顎關節障礙。醫師通常會透過問診與檢查關節活動、咬合情況來進一步診斷。
✦ 如何改善?
- 避免過度咀嚼:少吃硬物與需要大力咬合的食物。
- 放鬆下顎:避免長時間緊咬牙關或磨牙,勿試探性張大嘴巴。
- 熱敷或物理治療:可減輕肌肉緊繃。
- 訂製咬合板:針對夜間磨牙者可有效減少關節負擔。
- 必要時接受牙科或專科治療。
牙齒痛不見得是牙齒壞掉。當牙痛遲遲找不到原因,或伴隨關節聲響、張口受限時,別忽略顳顎關節障礙的可能性。及早診斷、適當治療,不僅能解除誤會中的牙痛,也能避免顳顎關節進一步惡化。
📍劍橋牙醫診所-嘉義市西區新民路618-3號
📞 預約專線:(05)286-0101
LINE官方帳號:@cam6183